商务部等多部门围绕批发和零售业密集发文,物流与供应链担重任

近日,商务部等7部门办公厅印发《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》,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,健全扩大消费长效机制,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;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《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》,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,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,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。
两个文件中,涉及许多与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内容,笔者将其梳理如下。这些内容包括前期商务部牵头开展的如供应链体系建设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、农产品供应链、物流标准化、城乡高效配送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等试点示范工作的延续、整合与提升。

《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》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动供应链提升。

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发挥优势作用,加强供应链协同,优化流通渠道,高效衔接供销,促进降本增效。
支持全供应链共管共享库存,推广集采集配、统仓统配、供应商直配、自动补货等模式,减少多级库存、重复运输及不必要的逆向流通,让信息多跑路、商品少跑路。
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同业或异业联盟,发展自有品牌,通过联合研发热销产品、联合采购拓量、精选品类增加单品采购量等方式降本增效。
支持将托盘(周转箱)作为供应链的物流单元、交接单元、数据单元,推广“全链不倒托(箱)”循环共用模式,促进效率提升。
支持提升商品力,推广源头直采、订单生产、农超对接,发展“净菜”进城,利用冷链温控数据服务生鲜农产品销售,延长保鲜期,实现优质优价。
鼓励家具、服装等领域打造“生产+平台+消费者”的平台型供应链,开展“个性定制+柔性生产+及时物流”,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。
鼓励分销商(批发商)发挥渠道、专业等优势,为零售商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
《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》直接涉及物流与供应链的包括:

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。鼓励农村物流、电子商务与商贸流通、供销集配、邮政快递等设施整合,促进客货邮融合发展,大力发展共同配送。支持农村商店与农村综合服务社、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(村邮站)多站合一、一网多用,提高综合服务能力。
完善农产品集散网络。依托农产品产地、销地和集散地,培育一批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,完善冷藏保鲜、加工配送、交易结算等设施设备,鼓励线上线下融合、集团化发展,增强农产品集散和区域辐射能力。
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。建设改造区域冷链物流基地,整合加工、分拨、低温配送等功能,加强冷链物流干支衔接。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。
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。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向生产环节延伸,发展订单农业、产销一体等对接模式,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。鼓励城乡开展产销对接活动,加强土特产品牌展销。
改造农产品零售网点。支持菜市场标准化改造,丰富便民服务等多种业态,提升设施环境,扩大净菜销售。发展生鲜电商、连锁菜店,完善城市分拨仓、社区前置仓等冷链设施,提高同城配送能力。
健全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。抓住重点城市和关键环节,织牢织密应急保供网络,完善自动触发、平急转换、联保联供、分级储备等机制,提升应急保供体系韧性。优化设施布局,强化监测预警,建强四级保供队伍,加强货源组织对接,畅通城际“主动脉”与城内“微循环”。
培育平台型商品市场。推动大型商品市场升级,完善商品集散、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,建立集成、开放的平台经济生态。鼓励商品市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联动发展,打造国际商品集散中心。
培育供应链领军企业。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,培育统筹能力强、协同水平高的供应链领军企业,通过包采包销、产能托管、运输配送等向上下游延伸服务,增强资源整合能力,提高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。
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。鼓励企业基于产销大数据打造数字供应链平台,发展柔性制造、反向定制和订单化生产,推广集采集配、统仓统配和自动补货,促进降本增效。支持供应链企业联合上下游,加强产供销储运一体化运营服务,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。
健全供应链管理机制。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支持供应链技术开发、服务创新。加强部门信息共享,建立供应链信用数据库,提供信用评价和风险预警服务,规范发展基于真实交易的供应链金融。

推广标准化物流载具。加快标准托盘、周转箱(筐)等物流载具推广和循环共用,推动上下游设施适配性改造,鼓励带板运输等物流方式。拓展物流载具信息承载功能,推广全球统一编码标识(GS1),促进物流链数据互通。
大力发展智慧物流。支持智能立体库和自动分拣、码垛机等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,提高存储、装卸、周转效率。完善城市末端智能配送设施,推广自助提货柜、智能快件箱(信包箱)。
发展逆向物流。健全城乡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,更新分拣、打包等设施设备,建设多元回收、集中分拣拆解、无害化储运处理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。
提升经营主体国际竞争力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,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、联盟合作等方式,提升规模化水平。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与上下游企业协同“走出去”,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。提高品牌管理运营水平,加快国际化发展,提升“中国流通”品牌形象。
拓展全球营销和物流网络。支持商贸流通、跨境电商、跨境物流等企业高质量推进海外仓储设施、海外物流中心建设。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、航运、物流等企业战略合作,推进贸港航一体化发展。



来源:商务部

免责声明:本平台对分享、转载的内容、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       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供读者参考,本平台将不承担任     何责任。本公众号发布内容若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     平台所有,本声明将适用本平台所有时间分享与转载的文章,谢谢合作。

客服电话
133 3050 1839